潔癖這東西,要是認真起來十分的煩人啊……尤其是女人!女人潔癖起來那可真的是眼里容不得沙子。有潔癖的女人的性格也是十分的怪的,在她們的眼里,潔癖其實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。
1、女人有潔癖怎么治療
可以采用系統(tǒng)脫敏治療法,就是請他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和場景、經常做的事情,從輕度到重度寫出來,然后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為。
例如,每天減少洗手的次數,原來洗30遍,現在洗25遍,原來每次洗10分鐘,現在洗7分鐘,如果感到特別難受,就做放松訓練,或做運動等以分散注意力。逐漸地減少洗手的次數和時間,減到只在飯前便后才洗手,每次不超過3分鐘。
這個治療過程要持續(xù)幾個月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而且要忍受痛苦,但治療結果會讓患者感到真正的輕松愉快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,會發(fā)現少洗手也沒有得什么可怕的病,因為病從口入,而不是從皮膚進入。所以只要把住入口關就可以了。患者的自信心會逐漸增強的。當然最好是在心理醫(yī)生的專門指導下進行治療。
2、引發(fā)潔癖的原因
引發(fā)潔癖的原因,很大一部分來自遺傳。研究表明,潔癖者中有七成人有強迫型人格,因此具有強迫型人格的人容易有潔癖。此外,外在的社會因素和家庭環(huán)境也可能導致潔癖,如近親死亡、身邊的人或自己曾患傳染病、父母離異、嚴重驚嚇等。
3、有潔癖的人一般都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
青少年患者大多愛整潔、順從、認真;成年患者時間觀念較強,生活刻板,優(yōu)柔寡斷。即便這類人有值得稱道的好性格,但總的說來,有潔癖的人還是神經癥的易感人群,需要心理咨詢和治療。
潔癖是強迫癥的一種,即把正常衛(wèi)生范圍內的事物認為是骯臟的,感到焦慮,強迫性地清洗、檢查及排斥“不潔”之物。分肉體潔癖、行為潔癖和精神潔癖。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,可以通過脫敏療法、認知療法來糾正。較嚴重的潔癖屬于心理疾病,應該求助于心理醫(yī)生。
潔癖,很大部分原因來自遺傳,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強迫性人格,這是潔癖的生理基礎,另外社會心理因素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。有些人在強迫性人格的基礎上,逐漸出現潔癖的癥狀。
特別是當進入青少年時期,生理發(fā)育上的明顯變化,與社會交往日益密切過程中的不適應,均可導致癥狀的出現和加重。還有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誘發(fā)潔癖,包括長期的心理緊張,如工作和生活環(huán)境的變換加重了責任,工作過分緊張,要求過分嚴格,或者處境不順利,常擔心發(fā)生意外等。
此外還有嚴重的心理創(chuàng)傷,如近親死亡、突然驚嚇、嚴重的意外事故、瀕于災難性的破產等。潔與不潔,在不同的文化里解釋完全不同。中國的隱士都有潔癖,自我美化。
而西方(包括印度)的苦修者卻滿身污穢,用肉體骯臟來報復心理的不潔,用自瀆的方式來凈化。潔癖一般都是極端的完美主義者,中國古代文化就是一種極端完美主義的文化,產生了大量的潔癖。
心理潔癖是指什么?如果患上這種心理疾病我們應該怎么應對?面對這種疾病給自己帶來的煩惱,不僅自己處于困苦當中,就連周圍的人也會被牽連。導致自己在工作中沒有人緣,受到家庭的排擠。
1、認知調整——強迫癥并不可怕
強迫癥的本質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,治療強迫癥就是要以個人意志戰(zhàn)勝恐懼心理,即所謂“知己知彼,百戰(zhàn)不殆”。治療的關鍵是要對強迫癥有正確的認識,許多患者對強迫癥狀產生疑病觀念和緊張情緒,這在增加了心理負擔的同時又使強迫癥加重。
所以,患者首先要了解有關強迫癥的知識,包括產生的原因、性質、結果及治療的各種措施,這樣就會消除顧慮,樹立戰(zhàn)勝強迫癥的信心,并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。
2、性格調整——換個角度去思考
強迫癥患者的癥狀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,真正起作用的是他們的強迫性人格,即不良個性和思維方式。因此,強迫癥患者要有意識地努力克服任性、急躁、好勝等性格。
改變過于刻板、過分認真的做事方法,不要過于鉆死理,換個角度去思考,事情往往會有想不到的轉機。同時樹立信心,勇敢樂觀地面對挫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