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審qq
分類目錄快審
軟文外鏈發(fā)布
原創(chuàng)文章撰寫
 
快審詳情

西晉王朝是怎么滅亡的 為何建國短短數年便被滅亡

 發(fā)布時間:2019-03-26 09:00:00    所屬欄目:社會

  司馬炎在公元266年取代曹魏建立西晉王朝,隨后他滅亡東吳,成功統(tǒng)一天下。但是開國幾十年,晉朝沒有與民休息,也沒有實行什么振興國家的政策,反而是先后經歷了賈后亂政、八王之亂,最后被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滅亡。thx影風網

thx影風網

  在西晉王朝建立過程中,司馬懿是奠基者。他發(fā)動高平陵政變,控制曹魏大權,中經司馬師、司馬昭的苦心經營,到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建晉,再到最后一個皇帝晉愍帝司馬鄴被毒死,西晉滅亡。西晉的興和衰與司馬家族緊密相連,從始至終充滿了激烈的政治斗爭。thx影風網
thx影風網

thx影風網
thx影風網

  研究西晉的興亡過程,可以深刻、形象地理解“其興也勃,其亡也忽”這一興亡周期律,從西晉的興衰中,可以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。司馬懿及其兒子經過16年的不懈努力,不斷挫敗政敵的反抗,掃清了障礙,到265年,司馬師的兒子司馬炎稱帝,終于取代了曹魏。thx影風網

thx影風網

  司馬炎即位之初,能夠以國事為重,勵精圖治,實行無為而治的寬松政治,使社會矛盾有所緩解。泰始四年(268年),司馬炎發(fā)布詔書:表示“永惟保乂皇基,思與萬國以無為為政”。所謂“無為”,是道家的思想主張,本意是無所作為,但是運用到治國理念上,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。thx影風網

thx影風網

  主要是對人民少干擾,輕徭薄賦,不大興土木,讓人民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(huán)境和生產環(huán)境,歷史證明,國家在社會動蕩之后實行這樣的政策,會使社會安定,經濟恢復。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,就是因為實行了清靜無為的政策。同年,司馬炎又在詔書中提出治國五條原則:一曰“正身”,二曰“勤百姓”,三曰“撫孤寡”,四曰“敦本息末”,五曰“去人事”。thx影風網

thx影風網

  “正身”,就是當政者要以身作則,起好作用。“勤百姓”,關注百姓的生活。“撫孤寡”,關心社會上老年人、家里有困難的那些人。“敦本息末”,這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治國理念,“本”指農業(yè),“末”指商業(yè),“敦本息末”就是要重農抑商。“去人事”,就是不要把人際關系弄得太繁瑣、復雜。thx影風網

最新資訊

資訊推薦:

影風導航首頁 | 網站新聞 | 網站地圖 | 晉ICP備18008907號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