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數(shù)九寒天,冷在三九"。"三九"一般出現(xiàn)在冬至到驚蟄。"三九"是指冬至后的第三個"九天",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。"冬至后第三個第九天"是指"三九九",也是"三九"和"四九"相交之日,并非"三九",即"三九"是九天而非一天。
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日算起(從冬至開始叫“交九”,意思是寒冷的開始),每九天為一“九”,第一個九天叫“一九”,第二個九天叫“二九”,依此類推,一直到“九九”,即到第九個九天,數(shù)滿九九八十一天為止。
在冬至時期,白天最短,太陽直射角度與地面夾角最小,單位面積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強度最小,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,地面日熱量收支逆差尚未達到最大值。而冬至以后,雖然白天日趨增長,但增長的速度卻很緩慢,從冬至到“三九”這一時期,平均每天只增長約一分鐘,同時,太陽直射角度與地面夾角增加也很緩慢。
地面日熱量收支仍處在逆差狀況,所以繼續(xù)失去熱量,地溫繼續(xù)下降。地面總熱量收支逆差在“三九”時節(jié)才達到最大值。由于空氣的溫度主要受地溫影響,這就導致了“三九”時節(jié)氣溫最低。
地球白天吸收太陽輻射來的熱,到夜里就把它散發(fā)出去了。夏天,白天吸收的熱多,晚上散發(fā)的熱少,這樣,每天都能積一些熱。冬天,白天吸收的熱少,晚上散發(fā)的熱多,每天不但不能積存,還要把夏天積存下來的熱用掉一些。冬至這一天,白天吸收的熱量少,可是地球上還有一些儲存的熱。過了冬至,儲存的熱越來越少,到“三九”,地球熱的儲存是一年最少的時候,所以也就最冷。
擴展資料
“數(shù)九”的習俗很多,以“九九歌”最為廣泛和悠久。這些歌謠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現(xiàn)象,生動反映九九中的天氣變化規(guī)律。就我國多數(shù)地區(qū)而言,二九過完時,天氣并非最冷,而只是“一九二九,伸不出手”。四九完時,差不多是“大寒”節(jié)氣了,所以說“三九四九,凍死貓狗”。
五九以后,大地漸漸回春,天氣由冷漸暖,故“五九六九,河邊看柳;七九八九,單衣行走”。到了九九,已是“驚墊”節(jié)氣,所以“九九聞雷,響聲持久”。
明代出現(xiàn)了“畫九”的習俗。所謂的畫,實則是冬至后計算春暖日期的圖。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載:“冬至日,畫素梅一枝,為瓣八十有一。日染一瓣,瓣盡而九九出,則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圖”。此外,清代還有“九九消寒詩圖”。
圖中每九天四句,共三十六句,內容從遠古時代的“三皇治世”到本朝代的“大清坐金鑾”,稱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歷史“大事記”。
繼“畫九”后,清代又出現(xiàn)了“寫九”的習俗。“寫九”的文化味也是很濃的,往往用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”或“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”九字(繁體),先雙鉤成幅,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寫(類似書法練習中的“描紅”)。
用粗毛筆著黑色,每字九筆,每筆一天,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。有意思的是,每天填完一筆后,還要用細毛筆著白色在筆畫上記錄當日天氣情況,所以,一行“寫九”字幅,也是九九天里較詳細的氣象資料。
參考資料來源:
百度百科-數(shù)九寒天
寒天是紅藻破壁技術的萃取物,卡路里很低,容易有飽足感,也有降低血壓、膽固醇、預防大腸癌等功用。其成分以食物纖維、鈣、鐵等成份居多,日本科學家破譯最古老植物基因,證實紅藻是地球最原始的植物。
寒天易凝固的方便性,做果凍凝結媒介亦相當好用,從去年開始大量被瘦身一族當作日常飲食之用,目前已經開發(fā)出干燥品、即食包,最近更廣泛加進甜點中,達到降低攝取卡路里的目的。
擴展資料
寒天的優(yōu)點
1、提高基礎代謝率。寒天的食物纖維因為吸水力極強,會在腸道蠕動,順帶也能提高基礎代謝率。
2、燃燒多余脂肪。近期的美國學會研究報告發(fā)現(xiàn),寒天的植物纖維有幫助脂肪燃燒的效果。
3、增加飽足感。因為寒天有“遇水則發(fā)”的特性。所以,飯前喝一杯加了寒天的飲料或寒天沙拉等前菜,可讓食欲明顯降低。
4、幫助改善便秘。寒天的豐富食物纖維,對健康有絕對的助益。食物纖維不僅有增加飽足感等種種好處,而且可以改善慢性便秘現(xiàn)象,預防肌膚干燥等問題。
5、協(xié)且膽固醇下降。當食物纖維和食物一并進入腸道內時,便會自動吸附膽固醇變成的膽汁酸,并排到體外,這樣一來,即可成功阻止膽汁酸的再度吸收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寒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