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錄
土茯苓能夠除濕,解毒,通利關節(jié)。
事實上舊時土茯苓湯是用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瘡毒的,據說,土茯苓為治療梅毒的要藥?!侗静輦湟贩Q土茯苓:“治楊梅瘡毒,瘰疬瘡腫?!彪m是治療梅毒,但對于一般的“濕熱”,土茯苓湯的功效更為明顯,現主要用于治療濕熱瘡毒,因此常與白蘚皮、地膚子、苦參、蒼術等配伍同用。
在眾多的祛濕湯類中,土茯苓煲龜是民間一道很有名的菜譜。
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土茯苓具有“健脾胃,強筋骨,祛風濕”的作用,而烏龜的功效則大補陰虛、治勞倦內傷、四肢無力。
土茯苓配以烏龜,一清一補,加上黃芪、枸杞、淮山、紅棗、黨參,更加強了其清利濕熱、解毒利尿之功效。不過,祛濕土茯苓不一定非要煲龜,在此我們介紹兩種湯料:
土茯苓煲豬骨湯
原料:土茯苓50克、豬脊骨500克、扁豆15克、赤小豆15克、蜜棗三粒。
制作:豬脊骨洗凈,加水煨湯,撇去上層浮油,待煎成3碗左右湯時,撈出豬骨。土茯苓洗凈,切片用紗布包好,與洗凈的扁豆、赤小豆、蜜棗等一道放入豬骨湯內,煮至湯約剩2碗時即可。
該湯具有健脾利濕,補陰益髓的作用,尤其適用于有糖尿病者。豬骨,性味甘、平,能壯腰膝,益力氣,補虛弱,強筋骨,是補腎佳品。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服之補骨髓,益虛勞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Lya影風網
土茯苓燉水蛇
原料:土茯苓10克、水蛇仔50克、紅棗兩粒、姜一片。
制作:水蛇切段洗凈,用滾水飛水待用。土茯苓刮皮、切片,將紅棗、姜片、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,猛火燉3小時,飲用時加入食鹽調味。
1、綠豆土茯苓糖水(土伏苓和綠豆搭配)
材料:綠豆50克,紅糖適量。藥物:土茯苓50克。
功效:祛濕熱,解毒涼血。
做法:綠豆洗凈,土茯苓洗凈,加水6碗煲至豆稔,加紅糖,再煮片刻湯成,可飲食。
說明:綠豆有解毒清熱作用,加土茯苓祛濕利水,使癤瘡加速愈復。
2、三米土茯苓湯(土伏苓和柴魚搭配)
材料:柴魚、白茅根、茶樹菇、洋薏米、生薏米、熟薏米、芡實、蜜棗、桂圓肉、土茯苓、知母肉,加入瘦肉、排骨或雞
做法:將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,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。
功效:薏米、土茯苓等材料,有助舒通血脈、降膽固醇、解毒消腫、祛濕通絡。適合家中老人家飲用一款溫和湯水。
土茯苓,中藥名。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,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,多生于山坡或林下。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。常于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后干燥入藥,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、入藥。
味甘、淡,性平,有解毒,除濕,通利關節(jié)之功效,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,筋骨疼痛;濕熱淋濁,帶下,癰腫,瘰疬,疥癬。
《本草正義》:“土茯苓,利濕去熱,能入絡,搜剔濕熱之蘊毒。其解水銀、輕粉毒者,彼以升提收毒上行,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,故專治楊梅毒瘡,深入百絡,關節(jié)疼痛,甚至腐爛,又毒火上行,咽喉痛潰,一切惡癥。”
參考資料:--土茯苓
土茯苓烏雞湯藥效是可以的。
烏雞的功效:
與一般雞肉相比,烏雞有10種氨基酸,其蛋白質、維生素B2、煙酸、維生素E、磷、鐵、鉀、鈉的含量更高,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則很少,難怪人們稱烏雞是“黑了心的寶貝”;所以,烏雞是補虛勞、養(yǎng)身體的上好佳品。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、延緩衰老、強筋健骨。對防治骨質疏松、佝僂病、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?!侗静菥V目》認為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,制消渴,益產婦,治婦人崩中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。著名的烏雞白鳳丸,是滋養(yǎng)肝腎、養(yǎng)血益精、健脾固沖的良藥。
土茯苓的功效:
土茯苓甘、淡,平,歸肝、胃經,具有利濕解毒,健脾胃,護肝臟,通利關節(jié)之用?!兜崮媳静荨罚骸爸挝辶馨诐?,兼治楊梅瘡毒、丹毒。”并記載用本品水煨治婦人紅崩、白帶;《本草再新》亦謂之“祛濕熱,利筋骨”。本品原用于治療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,療效甚佳,為治梅毒的要藥。
土茯苓配防風辛溫上行之性以升脾陽,祛脾胃之濕,伍白芷除濕解毒,化濁辟穢。三藥相伍共奏化濕解毒,健脾益胃,護養(yǎng)肝臟之功。
現代研究證實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,可用于痛風的防治;用于濕(痰)熱所致的其他病癥如高脂血癥、濕疹等亦有良效。
(二)土茯苓的作用
梅毒:土茯苓能夠祛濕,解毒,通利關節(jié)。事實上舊時土茯苓湯是用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瘡毒的,據說,土茯苓為治療梅毒的要藥?!侗静輦湟贩Q土茯苓:“治楊梅瘡毒,瘰疬瘡腫?!迸浞剑河猛淋蜍咚膬?、皂角子七個,煎水代茶飲。
骨攣癰漏(筋骨疼痛,潰爛成癰,積年累月,終身成為廢疾):用土茯苓一兩,有熱加黃苓、黃連,氣虛加四君子湯,血虛加四物湯,煎水代茶飲。又方:用土茯苓四兩、四物湯一兩、皂角子七個、川椒四十九粒、燈心七根,煎水代茶飲。
瘰疬潰爛:用土茯苓切片,或研為末,水煎服,或加在粥內吃下,多吃為好。
治療頭痛:土茯苓30~60g, 最大劑量120g。再根據不同證型加用相應藥物。用藥時間最短7天,最長3個月。
治療膝關節(jié)積液:以身痛逐淤湯為基礎方,加大土茯苓用量,輕則30g,重則達120~240g。一般病情輕者20劑即可見效, 重者100劑收功.
治療急性菌?。和淋蜍撸r)、車前草(鮮)各90g,穿心蓮30g 。加水1500ml,煎至1000ml,平均治愈天數為3.8天。
治療鉤端螺旋體?。和淋蜍?0g,甘草9g,每日1劑,2次煎服。病重體質較好者,土茯苓可加至150g,酌加黃芩、防己、茵陳、澤瀉。
老母雞可以燉土茯苓。
土茯苓,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,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,多生于山坡或林下。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。常于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后干燥入藥;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、入藥。味甘、淡,性平。有解毒,除濕,通利關節(jié)之功效,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,筋骨疼痛;濕熱淋濁,帶下,癰腫,瘰疬,疥癬。
土茯苓煲雞腳可以嗎土伏苓可以同雞爪煲湯
味道也非常的好。
配合也非常的好。